【主持人語】
我校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自2007年12月15日掛牌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在校領導的關懷下,,在中心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并在國際學術會議的舞臺上不斷呈現財大學者特有的精彩,。
今年6、7月間,,中心將舉辦兩個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一是定于6月20日至22日在西安與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美國俄亥俄州大學聯合組織的“食品·環(huán)境與健康”國際會議,,二是7月27日至31日在昆明舉辦的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大會的分會,,會議的議題為“全球化、貧困與發(fā)展:多學科的視角”,。如何把握兩次會議帶來的契機,,進一步推動中心的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成為擺在以陳剛教授為領軍人物的中心成員面前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
機遇就在“家門口”
談到即將舉辦的兩個高規(guī)格會議,,陳剛教授認為,對剛剛起步的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而言,,主辦一次國際性會議和舉辦一次專題會議 “無疑是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它將會 “給中心的發(fā)展帶來契機,同時對我??鐚W科建設和發(fā)展意義非凡”,。陳教授還特別強調了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即將對中心工作產生的深遠影響,并表示要好好把握這一 “來到家門口的機遇”,。
為確保此次會議既有較高的學術水準而又不失我校特色,,中心在兩個會議的籌備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心首先面向全校教師和研究生征稿,,在遞交論文摘要,、遞交論文、論文篩選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為鼓勵師生的研究熱情,,中心還承諾,論文一經錄用,,中心將負責作者與會的資料費,、差旅費等,。截至目前,中心已經接到10余篇視角新穎的論文摘要,。
在談到西安會議召開的社會背景時,,曾經參與 “美國低收入、低文化人群食品安全教育”,、 “美國免疫系統(tǒng)低下人群食品安全教育”等項目研究的陳剛教授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影響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而且影響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國際貿易交往中還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聲譽,。他表示,西安會議將把 “生產者的安全生產,、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及行為模式與食品安全的聯系”這一全新領域作為研究的重點,,集中力量展開研討。
為辦好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世界大會下設的專題會議,,中心首先明確了會議的主題為 “全球化,、貧窮與發(fā)展:多學科的視角”,擬從人類學,、經濟學及政治學等多學科的角度探討全球化在推進過程中是減輕貧困還是加劇貧窮,、貧窮地區(qū)在全球化的沖擊下如何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與文化傳承等議題展開研討,。
中心還將成立一年多來沉淀的研究成果及在各類國際學術會議上積累的經驗作了認真梳理,。這些成果包括,去年6月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聯合舉辦的主題為 “全球化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于12月參加在菲律賓舉行的 “PEP(貧困經濟政策)”會議等,。此外,中心顧秀林教授發(fā)表的論文 《經濟全球化中的 “價值鏈”和“經濟租”初探》以及譯作 《夾縫中的全球化:貧困與不平等的生存與發(fā)展》等學術成果,,同樣為中心辦好專題會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兼顧課程建設與課題研究
去年是中心教學科研工作的豐收年。陳剛教授和顧秀林教授于07-08學年第二學期分別開設了 《人類學導論》,、 《英文經濟學文獻選讀》,、公管院研究生專業(yè)英語等專業(yè)課程,中心的教授與校外專家先后為全校師生作了包括貧困,、可持續(xù)發(fā)展,、全球化,、金融風暴等專題在內的9個學術報告,,旨在豐富我校學生對于社會學的理解和認識。
為了使同學們對人類學,、民族學有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中心還連續(xù)兩個學期開設全校性選修課,,卻因人數不夠只好取消。為此,,陳剛教授表示,,要提升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與國際接軌,,要趕超國內重點院校,,要適應云南多民族的特色,學校應當將人類學和民族學確定為部分院系的公共必修課,,使學生了解云南省情,。
科研方面,中心共組織申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4項,,國外基金會研究項目2項,,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4項,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會科學課題1項,,云南省兩院課題1項,。由陳剛教授主持的課題 “和諧社會視野下的民族地區(qū)文化旅游發(fā)展與民族關系互動研究--以川滇瀘沽湖地區(qū)為例”還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基金。
此外,,中心還開展了 “云南文化旅游開發(fā)與群族關系”,、 “少數民族青少年毒品/AIDS脆性及影響因素研究”等課題研究,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核心期刊上共發(fā)表了10篇論文,。
跨學科合作有望取得新突破
據陳教授介紹,,2009年中心在學科建設方面的工作重點是完成社會學以及學科學位點的申報工作,力爭拿下碩士點,。為突出財經大學的特色,,社會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主要包括應用人類學、經濟社會學,、社會工作和法律社會學,,其中,社會工作和法律社會學的設置將通過與公共管理學院和法學院的跨學科合作完成,。
校內合作方面,,中心還計劃在今年與城市管理與資源環(huán)境學院協(xié)商,共同開發(fā)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合作的項目“滇池農民農業(yè)生產決策過程與環(huán)境污染”的前期調查,,為2010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做好準備,。
校際交流方面,中心希望通過積極開拓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建立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聯系,,使中心成為云南財經大學與國內外大學聯系的橋梁。
采訪中,陳教授還表示,,中心現只有3名教師,,人手太緊,許多工作難以開展,,為此,,中心已經向學校提出引進廈門大學李文睿博士、特聘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魯曙明博士的申請,,希望通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更好地推進中心工作,。
【背景鏈接】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成立于1948年,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注冊的人類學民族學領域最具影響的世界性組織,,現有國家學會會員50多個,。該組織每5年舉辦一次人類學與民族學世界大會進行學術交流,為人類學與民族學領域提供一個討論和傳播研究成果的國際論壇,。大會被譽為國際人類學,、民族學界的“奧林匹克”。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是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民委以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的名義于2003年7月成功申辦的,。大會定于今年7月27日至31日在昆明市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人類,、發(fā)展與文化多樣性”(Humanity,4Development4and4Culture4Diversity),,會期共5天。自創(chuàng)辦以來首次在我國舉行的這一屆大會不僅是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發(fā)展史上的盛事,,也是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界繁榮發(fā)展的重大契機。
記者 王瑞 席陽 魏藍
載《云南財經大學報》第2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