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9日,2015年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國際語言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聯(lián)合主辦,,來自國內500多所院校的900多名專家學者、骨干教師共同探討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大計,。我校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吳利敏老師應邀參會。

大會圍繞即將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全面解讀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全新定位大學英語課程,重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體系,,打造分類卓越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yǎng)機制,,建設促進課程發(fā)展的教學評價新思維,倡導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鍛造“以學習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育教學新生態(tài)。
大會邀請了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內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領域的專家及骨干教師進行主題報告(1個),、專題報告(8個)、專家論壇報告(20個),、專項論壇報告(5個),,全面深入地交流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思路和經驗。
大外教指委主任委員王守仁教授在主題報告“《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研制成果總結”中表示,,《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以全國范圍內各類各層次高校的調研數據為依據,,以科學研究論證為支撐,提出建設多層次,、多元化教學目標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多元教學目標決定了大學英語是由多門課程組成的,,課程根據教學內容可分為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通識教育類英語三個類別,。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外教指委秘書長王海嘯作了《解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與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的專題報告,,詳細解讀《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論壇半數以上的報告涉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內容,,如慕課,、微課、翻轉課堂,、泛在網絡學習,、移動終端學習等網絡應用輔助教學手段。
吳利敏老師參與會議全程,,并用錄音筆錄下主旨報告,,學院將擇時組織專題學習。